特别展览

特别展览

首页 > 特别展览

唐代海獸葡萄鏡

发布时间:2018 - 07 - 04 字体大小:大 小 中

唐代 - 海獸葡萄鏡

愛美是人的天性,早在殷商時期,我們祖先就發明瞭一種盛水或冰的器皿,稱為鍳。人們就用鍳內的水來照影,在春秋戰國時這種方法非常盛行,與此同時,銅鏡的製作在楚地已經出現,當時人們用水銀作反光塗料,再用細毛呢摩擦,使其達到類似鍍金的光亮度。由於它非常稀少,人們對它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之敬仰。




當年秦始皇執政時就曾用銅鏡來威懾群臣,據說那面銅鏡可以照見人體內部的每一個部位,後來劉邦將其高懸寢宮之內,由此引出秦鏡高懸的典故。到盛唐之際,銅鏡已是皇家貴族的必備用品。因當時的銅鏡工藝已達高峰,人們將合金比例的錫成份增多,故顏色更為純淨而有銀白之感,並外觀也突破傳統的風格,由西方引進的葡萄紋飾也參於其中,那似魚似獸的圖騰充滿了神秘和新潮,是唐代銅鏡中聖物,後稱為海獸葡萄鏡。


宋代以後,銅鏡製作漸漸衰落,逐漸被玻璃所取代,故留傳銅鏡工藝的精華時段應屬唐代。而唐代銅鏡的代表作應屬海獸葡萄鏡,本館有幸珍藏這件直徑38.5公分重達8.54公斤的海獸葡萄鏡,除作工精美,保存完整外,也是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唐代海獸葡萄鏡中最大的一個,值得大家鑑賞。